2015-03-31

哲學家也懂教育?

有關背誦(特別是兒童讀經)的教育意義,許多人有不同的意見,切入的角度各有也不同。認同傳統中式教育的人認為背誦經典可以學到智慧,就算小時候還不懂以後也有幫助,或是認為背誦可以訓練語文能力和記憶力。有些具哲學思辯背景的人,則質疑背誦無助於學習,而且中國古文根本沒什麼智慧。另外還有人是基於對台灣本土文化或中國文化的認同或反對在看待這件事。

我很訝異的是當大家各自憑著自己的個人經驗在東拉西扯時,居然沒有人想到要去問教育心理學家。教育是一門嚴格的科學,可以量化、可以實驗。背誦經典對個人成就、學術表現或道德素養有什麼影響,應該是只要查個文獻或做個實驗就能知道的事。

心理學家很早就知道以理解為主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以背誦為主的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的差別。心理學家都同意深度學習比較好,並注意到東亞文化圈的教育方式似乎偏向淺層學習。但近年來一些更深一步的研究發現其實亞州學生和西方學生都是以理解為主、都是在無法理解時才會改用背誦(Mathias et al. 2013)。除此之外,很多學生認為課綱內容太多太廣讓學生來不及學習才是造成淺層學習的原因,而不是儒家文化的影響(Tran 2012)。照這樣看來,「儒家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只會背誦」可能不是事實。

背誦不好嗎?如果不考慮背誦的內容,只考慮背誦這件事,其實是有證據指出背誦訓練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力和專注力(Pradhan & Derle 2012),而專注力對人生成就有決定性的影響(McClelland et al. 2013)。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強調「認真」的中國學生反而會在重複背誦的過程比強調「理解」的德國學生更能進一步理解文本(Dahlin & Watkins 2010)。

說實在教育心理學不是我的專長,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真的在這議題上有學術專業的人可以出來發個聲。光就學術背景來看,洪蘭可能是國內最有資格在這議題上發言的知名人物,但過去的經驗顯示他並不擅長從科學的角度探討公眾議題。明明該屬於教育心理學的問題,結果變成是哲學家(朱家安格瓦推)、文史學家(李明輝)、人類學家(王道還)、或是我這個演化生物學家在發表意見討論,實在很可惜。

2 則留言:

  1. 可是我的文章並不主張背誦沒有你說的那些學習效果耶,如果是哪些文句讓你有這樣的想法,可以指出來,我下次寫的時候會注意。

    我同意背誦的效果是重要的教育研究題目。但是對我來說,在古文和讀經的議題上,主要戰場並不是背誦的效果,而是我提到的那些,支持讀經的人主張的讀經的好處。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這篇不是特別針對你的文章在反駁什麼,而是想點出比較廣泛的「怎麼專業問題都是外行人在討論」的問題,然後試者列出一下未來大家在討論時可能可以參考的文獻。

      至於你的文章,身為科學家我會希望文章在「促進小孩的語言能力」以及「增長道德和教養」這兩個部份直接引用兒童語言學習的控制實驗來說明讀經有沒有用。不過因為舉證責任確實是在對方,你用「沒有看到任何證據」或是「對照組的設計不理想」帶過並無不可,只是對我來說說服力就比較弱了點。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