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論《星艦:發現號》的政治不正確

《星艦》系列在社會議題中,一向是領先時代的劇集。《星際爭霸戰》在50年前(1966~1969)就在劇中放了第一個不是當幫傭的黑人女性角色、以及第一個跨族裔接吻。《銀河飛龍》在30年前(1987~1994)就討論了死刑、毒品、愛滋病、安樂死、自殺,並示範用各種外交手段解決衝突。

結果2017年出現了一個《發現號》,這是我看過最保守的星艦系列。2017年應該要探討的是新科技對社會的衝擊、隱私權和公眾安全的衝突、言論自由和仇恨言論的衝突、意識形態和科學的衝突。但《發現號》什麼都沒有。

劇中放了一個亞裔女性的艦長和一對同性戀,這放在三十年前或許很先進,但這類角色在2017年沒有任何值得特別讚賞之處。1991年的《邁入未來》就已經有亞裔的蘇魯艦長,1995年的《重返地球》也已經有女性的珍葳艦長。亞裔在好萊塢的比例雖然仍低於平均,但這年頭也已經有《菜鳥新移民》和《瘋狂亞洲富豪》這種整組角色都是亞裔的片。而同性戀的部份,早在1970年代好萊塢就已經拍了許多同性戀的電影,更不用說在星艦系列中,在《銀河飛龍》中有男性穿裙子,在2016年的《浩瀚無垠》也已經把蘇魯描寫為同性戀。


女主角的名字是Michael,乍看下還不錯,是個性別平等的宣示,結果才第三集他在跟新室友自我介紹時,馬上就被問為什麼他一名女性會取個男生的名字。你跟我說人類到西元2256年名字還要分性別也就算了,但那時代的人還會因為有個女生取了男性的名字而大驚小怪?編劇專程給一個女角色取了男性名字,你不想在劇中太直白地說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意義就罷了,大可以放著不管,讓觀眾明白的性別完全不重要,結果你偏要給我們完全相反的評論,說女生通常不會取男生的名字?

劇中還放了兩個很會打架的女性來秀動作場面。如果是槍戰就算了,結果這兩人硬要拿刀拿劍、用腳踢掉對手的槍、徒手格鬥,幾乎像是《紫光任務》、《倩影刺客》或《幻影殺手》。這種讓女性透過動作場面展現性感來滿足男性的幻想,是過時十多年的性別歧視老梗。

老實說就算這兩人是很無聊地拿槍跟敵人互射,也沒有好到哪去,《星艦》系列從來不鼓勵暴力。遇到問題應該要緩解局勢、溝通協調,而不是用暴力強迫對方讓步,但這部劇從頭到尾就是用暴力在解決問題。主張不先開火的艦長中槍身亡,試圖在衝突發生之初跟敵人對談的外交代表整艘船被擊毀,試圖安排衝突雙方會面的外星生物被描寫為天真到差點被消滅,兩大反派最後都是被武力解決。

我試著在劇中找出進步立場的片段,結果發現什麼?

1. 不要虐待動物
2. 種族歧視不好
3. 就算是戰爭也不應該用種族屠殺或攻擊平民
4. 不可以把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宰來吃

大概就這樣。編劇你認真的嗎?這小學生都知道好嗎!


唯一有點潛力的是有個角色似乎有了穿越時空、天人合一的能力,或許有機會往超人類主義去發展故事,討論點哲學問題。這也不算是特別先進,過去十年來已經不乏如《攻殼機動隊》、《露西》、《全面進化》、《藥命效應》等電影討論這個主題,不過都討論得很爛,所以他們還有點機會。

在這部劇中,主要角色大概有八個,男性略多於女性(5:3)、白人是人數最多的族裔(白3.5: 黑1: 亞1.5: 拉1: 外星人1)、異性戀佔多數(6:2),雖然亞洲人的比例略低,也還在合理範圍。這比例對於異性戀白人男性算是相當友善,但可笑的是這部極為保守的星艦影集,竟被保守派影迷罵是「社會正義戰士」為了「政治正確」在搞「身份認同政治」。為什麼呢?因為劇中的反派有兩個:

1. 一群害怕自己的文化被外族取代的民族主義者
2. 一個種族主義的法西斯帝國

這當然是在影射最近崛起的右派勢力。本來這也沒什麼,從《星艦》系列最初,克林貢、羅慕蘭、佛瑞吉等外星人就是對應蘇聯、中國、和資本主義。但是《發現號》就只是粗糙地把反派描寫成愚昧或邪惡的人,讓反派喊著「保持我們的文化」和「多元主義是失敗的社會實驗」這些右派觀眾會支持的口號,然後不具體示範為什麼他們的立場是錯的,直接用武力擊敗這些人。

這就是整部影集最令人失望的地方。用暴力解決問題從來不是《星艦》的作風。如果一開始早就打定主意要用暴力解決問題拍成動作片,那還不如放棄社會評論的部份,直接如2009年的《星際爭霸戰》電影設計個邪惡的外星人,或是像《闇黑無界》用角色目標的衝突刻畫出令人同情的反派。偏偏編劇硬要放個半調子的粗糙社會評論並用暴力解決,結果拍出個同時惹惱左派、右派、以及老影迷的垃圾,只能吸引到那些只在乎動作場面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