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1

藝術的解讀

  對有大多數平凡人來說,藝術是一種很難懂的東西。而評論家的解釋,這一條曲線是借指女人的髮絲、那三個音是代表創作者內心的衝突、主角隨口提到的樹枝象徵他錯縱的感情……聽了這些解釋,除了恍然大悟之外,有些人還會這麼想:「都你在講,誰知道創作者當初有沒有這個意思,說不定他本來根本沒有想那麼多東西。」就如日前鄭愁予與一直被解讀為愛情詩的《錯誤》就讓作者自己說明原來是在描寫戰亂。

  對於這個問題,有些人認為就算後來加上的解釋和創作者的本意不同,「那也是藝術」。他們認為觀賞者可以自己創造自己的意義,各種詮釋也是整個藝術的一部份。當然,對於一個作品,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但是當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解讀,是否應該強調這只是自己的解讀,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而當我們把一件普通的作品分析得饒富深意,我們該讚賞的是原創作者還是後來的解讀者?我可沒聽過有人讚賞羅夏用墨點畫出印象派的雲朵和蝴蝶。

  藝術的解讀應該有一套科學方法,透過比較相同作者的其他作品和相同時代的創作習慣等等,來得到確切的答案。如果作者本來沒有這個意思,那就不應該這樣解釋。藝術創作的背後往往帶有創作者自身想要表達的特定想法,如果隨意解讀,那就如同媒體將公眾人物的發言斷章取義一般,是不道德的。

2 則留言:

  1. 是不道德的嗎?我覺得應該沒有那麼強。

    回覆刪除
  2. 如果從「曲解別人」的角度看,是有點重,我當時寫的時候不小心在腦中多加了「蓄意」的前提。
    但換個方式來想,這些解讀者的身份往往是評論家、解說員或老師,他們有責任要盡量讓大眾得到正確的資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