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3

死刑為什麼吵個不停?

大家對死刑立場的差異是來自最基本的政治哲學立場。而且至少有五個問題:

1. 人的行為是怎麼決定的?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左/右)
2. 國家有沒有權力殺人?(自由/威權)
3. 能不能單用效益制定政策?死刑的效益好不好?
4. 宗教信仰能不能影響政策?宗教信仰怎麼看死刑?
5. 社會主流、文化傳統能不能當作支持一個政策的理由?

依據上述,問題的答案,大致可以分出下列七種意識型態,所以大家會爭論不休而且沒有交集也不令人意外。

威權主義/新保守主義:人性本惡,亂世用重典,殺人破壞社會和諧當然該死,沒有死刑大家就會到處殺人。(高大成羅友志宥勝

社會民主主義:人性本善,會殺人是因為貧窮、被歧視、心理問題、缺乏教育等因素才會殺人。這些弱勢者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重新社會化。就算死刑能嚇阻,也是治標不治本。(涂媽媽林穎孟廖偉凱龔佑霖李茂生

新自由主義:人要靠自己,沒錢或是被歧視那就要加倍努力、沒錢念書就去借錢,不要什麼都怪大環境。自己爬不上去還殺人洩憤,這種人死有餘辜。敢做就要敢當。(葉毓蘭

自由意志主義:國家機器無權判人生死,社會契約沒有讓渡生命權。人命最重要,司法可能殺錯人,所以不該執行死刑。(格瓦推苗博雅許家馨張娟芬

民粹主義/社群主義:漢文化自古以來有死刑、臺灣現在的法律有死刑、民意的多數支持死刑。(人渣文本顏厥安孫效智柯文哲

效益主義:死刑比較花錢,而且沒有嚇阻的效果,還會殺錯人(John Oliver中文))。如果嚇阻能救的人比死刑錯殺的人還多,那就該保留死刑(朱家安)。

宗教信仰:惡有惡報,殺人者死,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應報因果(葉文忠DreamYeh星雲)。死刑可以讓犯人悔悟(許家馨)。尊重生命,不要殺人(王清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