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說:「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而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福。所謂巧者拙之奴,就是個道理。至於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
蜘蛛人和他叔叔以及他的眾多影迷也說:"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讀書的目的是因為以後要當勞心者,也就是要當服千萬人之務的人。這種情況下一個決定就會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活,若是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災難,需時時小心翼翼。同時,知道 的東西越多,會擔心的東西也越多,例如各種社會問題、政治、生態環境、心理狀態、科技發明等等,就像醫學系的學生往往是健保卡使用記錄最多的人,因為隨便 一個小病徵他們都會懷疑是否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先兆。而且知識份子可能會是少數注意到問題的人,解決問題也就只能靠這少數幾人,其他人完全無法瞭解狀況,眾 人皆醉我獨醒可能被當成瘋子的自以為是。
這麼艱難的工作想做的人應該很少才對偏偏台灣很多人都不喜歡做勞力的工作,當歷史課本在講台灣人肯吃苦、努力打拚的精神的時候,年輕人卻在妄想一飛沖天,認為硬讀個大學就有辦法坐辦公桌不用費力,結果機遇較差的還是找不到心 目中想要的輕鬆工作,於是就寧可當個小員工、或是自己胡亂創業,也不願意當勞力者,建築公司只好進口外勞,然後外勞又因為文化無法融入而造成治安問題……而機遇好找到工作的人卻開始在大量資料中費心後才悔不當初。
目前在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職業並非就是最適合大家的職業,大家只看到勞力者在大太陽下汗流浹背,很少看過勞心者冥思苦索。每個人都有差異,可能是先天遺傳 也可能是後天學習訓練而成,我覺得兩個都有影響,這些差異讓每個人適合不同的工作,適應獨特的區位(又稱利基)。必須要是有興趣、能夠駕輕就熟的工作才是適合的區位。對於發展方向比較不明確的人則可以透過性向測驗、興趣量表、體能或智力測驗之類 來幫助選擇。
每種生物彼此之間都有差異,在生態系中適應獨特的區位,吃水草的小魚不能去搶猛禽的區位,草原上的獅子也不能去搶北極熊的區位。每個人在社會上也一樣,甲適合當領導人、乙適合當商人、丙適合當工人、丁適合當藝術家……不是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大家都受到先天和後天的能力和興趣的限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