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1

厭惡

  現在,請先想一個你很討厭,但是沒什麼客觀理由的東西,例如八點檔肥皂劇、國台英語夾雜、注音文、英文、微積分、有女朋友的無神論者、政治……(請不要給我一個有客觀理由討厭的東西,包括怎麼講理都聽不懂而且宣稱他們的神超越邏輯的信徒、偽科學書籍、盲目的政治狂熱份子等等)

  然後,現在如果有個人告訴你他有辦法讓你喜歡上這個東西:不是強迫你喜歡喔,是透過某些可能循序漸進的方法讓你自己開始喜歡上這東西。想想看,遇到這種情況,你會願意嗎?

  之前有一天我拿黑死重金屬去問人,得到的答案是很迅速肯定的「不要」。我當下有點驚訝。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可以不再排斥某些東西,讓你可以拓展你的視野,毫無麻煩地去嘗試你以前沒有機會接觸的東西,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要?

  但是我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了一下,就迅速地明白了。如果有人告訴我說有辦法讓我喜歡看劇情老梗多到爆而且又拖戲的台灣連續劇、或是每個角色都長得一模一樣的日本動畫和漫畫、或是那些只會談情說愛的網路小說、或是歌詞永遠只會重複固定幾個詞而且旋律都一樣的中文歌……我也不要。

  這就是所謂的「厭惡」!

  這種排斥是完全不理性的情感,討厭就是討厭,就是完全不想要接觸這東西,而且你自己完全不希望未來的自己喜歡這種東西,即使有辦法讓你在完全的自由意識下主動喜歡上這東西,你卻會在一開始就把這個機會推得遠遠的,能不要就不要。

  這不是正和許多宗教把不同的聲音都列為異端邪說一樣嗎?如果一個信教的人知道自己讀了The God Delusion就不會再信神,他會打從心底就不想讀這本書。因此這本書只有那些知道自己讀了還是會信神的人、那些本來就不信神的人、以及那些雖然信神但是自己心裡早埋藏有疑惑的人才會看。

  同樣的,就算那些政治狂熱份子理性地知道自己討厭的某個敵對政治人物在某些議題上的立場是更為正確的,他們一樣不會想要改變自己的反對立場。許多政治狂熱者其實不是支持某個人,而是討厭另一個人,這討厭的情緒其實是比較強烈的。而許多政客也就是藉著操弄這個情緒來獲得支持。

  至於這種情感如果進入科學裡,例如說假如有個科學家厭惡某個假說,那對科學方法的客觀性將會是非常大的災難。

  如果能夠避開這種情感,我們就會發現一個轉化某些極端份子的機會。很多人認為在客觀討論下,正確的論點如果無法說服反對者,那都是因為反對者先入為主,造成他的邏輯陷入某些謬誤。但是或許存有另一個可能,就是因為反對者對於正確的論點有所厭惡,以致於在遇到有關的東西時會直接排斥,但是如果我們能在對方不知道的情況下開始慢慢一點一滴地改變他,慢慢的讓他腦中的meme演化而不要直接用另一個meme取代,或許能讓他不升起防備,毫無所知地就被轉化了。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