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8

無所不在的統計,無所適從的大眾

  食物包裝上寫「內容量100±10克」,是說絕對不會出現一包89克的嗎?機車車禍造成的死亡中,有99%的人都戴安全帽,是表示安全帽很危險嗎?樂透已經連續三期開出29號,下次還是開出29號的機率會比較高或低嗎?民調輸0.001%是不是也算輸?當信心水準在±3%時,兩人的民調差異大於3%就是真的顯著嗎?還是要6%才算?

  以上問題只要有任一題你回答「是」,就表示你的統計觀念有錯。而我有十足的信心,讀這篇文章的人有超過95%的人會如此。一般人對統計的了解大概就只有降雨率高表示要帶傘、看到考試成績呈M型分佈時知道這樣不好、還有剛考完學測的人可能記得迴歸係數的算法。僅此而已,這完全不夠。

  要理解任何調查結果,至少要有的觀念包括抽樣方法、統計誤差、顯著水準等等。我們現在的教育在小學只有控制變因,國中只有機率,高中念理組也只算到排列組合、標準差和簡單迴歸,甚至到大學都不見得足夠(開頭那六題的最後兩題我就沒在大學的統計中學到)。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統計是一種很容易被拿來濫用的工具,我們也時常可以看見每個人各憑自己的立場去解讀數據,由同樣的數據推導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當然,面對諸如石化廠的興建、候選人的提名、或是限水的施行方式這類重大的議題時,保持客觀的分析是非常困難的,但這不能用來當作濫用統計的藉口,因為錯誤的預測將會賠上我們每個人在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要解決這個問題,由專家替我們將數據分析成結論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民調不能改成公佈候選人之間顯著差異的p值),但是因為專家也可能有自己的立場,而且人類總是不願意相信別人替自己做的決定,所以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從教育著手。高等教育的宗旨曾經是要研究連續性的科學模型,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資訊的氾濫,資料分析已經成了更重要的目標。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高中學習虛數、三角函數和微績分,我們更需要的是統計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