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5

別再打臉了

最近網路上流行「打臉文」,這是一種以徹底推翻對方立場為目標的文章。這種文章的流行反映台灣最近許多人都有的一種心態:只在乎自己立場的勝利,不在乎對方為什麼持不同的立場。「河蟹」、「摸頭」、「踹共」等詞彙的存在,也顯示這種不在乎對方在想什麼,只想要對方認錯的心態。

運作良好的政治,應該能讓大家互想了解對方的立場後,透過協商,尋找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作成妥協。但是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因為兩黨對立的政治環境、單一民族的文化背景,加上人類天生的敵我意識,造成很多人的腦中只有非對即錯、不支持就反對。當政治變成只有一方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那不叫民主政治,那叫打仗,打輸的一方只能被迫接受。

說打仗看起來有點嚴重,但是如果我方的立場確實是正確的、對方確實是錯誤的,為什麼我要那麼在意自己是否佔多數?不論是大家質疑政府稱太陽花為少數人是否正確、反政府人士不斷強調馬政府是9%政府、白色正義被噓萬人響應九人到場、無限期支持方仰寧的二十多萬人按讚貌似灌水……這種種對意見是否佔多數的執著,正顯示大家在意的不是真理、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自己的認知的事實」能不能打贏「對方的謊言」。而競選和拉攏民意的過程,正是一場不問對錯只分敵我的戰爭。

能夠理解對方的立場的人不會那麼在意對方的人數。就好比我們不會因為某個弱勢族群的人數較少而不在乎他們,反而會更小心避免為了迎合多數人的需求而影響少數人的權益。經濟和種族背景的差異應如此面對,議題立場的差異又何嘗不該如此?

3 則留言:

  1. 真理越辯越明對於這種行為應該也占一席之地吧?

    回覆刪除
  2. 真理要能越辯越明,必須雙方都有接受對方指正的心理準備。如果針對一個顯然沒打算理你的人去打臉,或是發了打臉文後就堅持已見,真理不會越辯越明。

    回覆刪除
  3. 同意打臉本身無助於溝通與協調,今日媒體隨之起舞或也是看中此一詞彙有其煽動性、戲劇性的效果。其結果往往是助長對立、論證速食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