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知識殖民和維基百科

 

知識殖民(epistemic colonization)是我前陣子新學到的概念,主要是因為看了上面這位南非哲學家 Veli Mitova 的介紹。知識殖民,簡單來說就是獨尊西方學術,然後不把各地原本就有的傳統知識體系當一回事。

這個概念對理工背景的人可能不太好懂,因為受過科學訓練的人傾向要求用「科學方法」來歸納和驗證出知識,傳統知識(例如中醫、關於天氣的諺語、乃至於習俗、風水、宗教儀式)沒有經過這一套流程,所以不是科學。

在自然科學、醫學的主題,我同意西方科學是比較成功、比較有效的系統,然而傳統文化透過從不同的角度的觀察,加上千百年的人體試誤實驗,有些東西也可能是真的有效,所以才會有人研究科學中藥,用西方傳來的科學方法來驗證中醫理論認為有效的療方。

知識殖民這個議題更重要的地方大概是研究人類的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研究非常抽象概念的哲學。

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人們自我觀察、彼此觀察了上萬年。從各文化自行發展出的對人類、對社會的理解,應該會比從西歐和北美發展出的所謂心理學和社會學更適用於當地的情況。

哲學因為涉及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各語言又以不同的方式切分語意空間,所以能提供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稍微有接觸哲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德文的歐陸哲學、英文的分析哲學、以及中國哲學有多麼不同。影片中則提到西非阿坎族(Akan)哲學,據影片的說法,認識論的某些用英語描述的基本概念在阿坎語中有明顯的問題,但英語使用者無法注意到。影片中提到阿坎哲學家 Kwasi Wiredu ,根據英文維基百科,他最有名的貢獻是質疑西方哲學裡「人一出生就是人」的預設;在阿坎族的傳統觀念中,「人」是我們透過自由意識的決定一步步「逐漸變成」的東西,不是我們「本來就是」的東西。

自從學到知識殖民這個概念後,我就越發注意到維基百科根本就是知識殖民的強力打手。維基百科是網路世代取得知識的最主要工具,然而它不但沒有任何機制進行知識解殖,反倒有許多機制會助長知識殖民。

例如顏色。連續的色彩空間要如何切分成不同顏色,是因文化而異的。然受到知識殖民影響的百科全書,只會想當然爾地把色彩空間切分成紅、橙、褐、黃、綠、藍、紫、洋紅、粉紅、黑、白、灰;這些顏色都有自己的條目,並且那些更細分的顏色(例如卡羅萊那藍、孔雀石綠)也會被當作前面那些顏色的子集來介紹。然而中文會用「粉紅色」這個詞,其實很明確地顯示中文本來不把它當成獨立的顏色,只是因為西歐語言有 pink 或 rosa 這樣的詞,我們才跟著西方人把「紅」切成兩塊,造成現代華人看到粉紅色時往往不再覺得它是紅色。更極端的例子是有些文化會把我們會稱為黑色、褐色、墨綠色、深藍色、以及紫色的顏色全都視為同一種顏色,用單一個詞來表示。維基百科不會把這樣的顏色當成真正的顏色來介紹(中文維基有黑褐墨綠深藍及紫色是因為那是我寫的)。

我在先前寫的《維基百科的「腐男」與「魚頭」——人該如何定義事物?》中,就指出維基百科對於「什麼樣的概念可以當作獨立的概念、寫成自己詞條」這個問題,是很沒有原則的。許多人信奉某種本質主義,認為各種概念是獨立存在的實體,然而對於為什麼某個概念能算是真正的實體、其他概念不算是,維基百科沒有任何標準,放任大家依自己的直覺行事。

除此之外,維基百科有個指導原則,說百科全書不是字典,百科應該介紹一個主題,而不是定義一個詞,所以單純釋義的詞條不應該存在。

編輯百科的人如果受到知識殖民影響,在本質主義和「不是字典」的夾殺下,很容易覺得從英文維基百科翻譯來的各個主題是真的存在,然後在遇到用中文或其他語言中的固有概念時,認為這只是字典釋意。

例如「欲蓋彌彰」和「三人成虎」,中文維基百科沒有收錄這兩個詞條。然而描述同樣概念的 「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和「大臭鼠效應」(Woozle Effect)卻存在於維基百科上。西方社會是在最近幾十年才注意到這兩個現象,然後創造出這兩個詞彙描述之,沒什麼深刻的看法,這兩個條目的內容也只是簡單講一下詞源、然後依編輯者的主觀意見羅列一些好像符合此現象的新聞。照這樣的寫法,大概所有的成語都很容易寫出條目,不管是「不打不相識」、「聞雞起舞」、「陰陽怪氣」、「塞翁失馬」、「小而了了」都可以寫。
 
然而維基百科沒有這些條目,大家認為這違反「百科全書不是字典」的原則,但為什麼英文造的兩個詞就可以收錄?
 
當條目翻譯自英文、開頭寫成
番奕德效應(英文:Somelatinalphabets Effect)是指……
這樣的格式,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就會覺得這看起來好像很科學,是真實存在的概念。相較之下,三人成虎和欲蓋彌彰因為是每位中文母語者都耳熟能詳的概念,我們被殖民的腦袋覺得這「只是一個詞」,背後沒有什麼「真正的知識」,所以用一句「百科全書不是字典」就能打發。

對,這就是知識殖民。從英文維基翻譯過來、只有幾位媒體記者和作家寫了些介紹描述的不成熟想法被認真對待,從春秋時代至今發展了兩千多年的知識卻不被當一回事。
 
同樣的,中文的「熱鬧」、「幸福」、「門道」都沒有條目,但是自西方世界傳來的「興奮」、「效益」、和「商業計劃」都有自己的條目,因為它們有歐美心理學、歐美經濟學和歐美管理學的加持,被視為真正的知識,而前三個詞雖然在中文世界用了很久,有許多知識分子討論過這些概念,但這些討論被當作「文學」,不被視為有效的知識體系,這三個詞也只被當作不帶任何知識內容的詞彙
 
這不是維基百科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從小到大從學校、媒體、社會環境,全都習慣了把西化等同於現代化,獨尊賽先生,把西方發展出的知識體系當作唯一有效的知識體系。當我們沒有意識到此事,就不會想要找尋自已母語中的原生知識、不會在接觸到西方的知識時懷疑它是否真的比母語中的原生知識更成熟,更不會懂得在遇到知識殖民時反抗,反倒成為知識殖民的打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